我们访谈了腾讯研发,他们用 4 个字总结跨端开发框架 Kuikly。

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生态中,用户设备与交互场景日趋多元,开发者面临着多操作系统、多终端形态并存的挑战。尤其鸿蒙系统推出,挑战进一步加剧。同时,应用形态也日趋多样,除原生应用外,H5 页面、小程序等轻量化形态因跨平台、易传播等特性被广泛采用。为每一种系统、平台单独开发应用,不仅工作量成倍增长,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栈不统一、体验不一致等难题。

腾讯于2025年4月全面开源的跨端开发框架 Kuikly,正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。这款诞生于2021年的框架,能实现“一套代码、多端运行”,提供原生级的性能和体验。目前在腾讯,Kuikly 已有20+业务深度使用,包括 QQ、腾讯新闻、QQ 音乐、搜狗输入法、QQ 浏览器等,服务业务的页面数1500+,日活用户超5亿,满足了这些业务在众多场景下的各类复杂需求。

Kuikly 足以被称为“及时雨”吗,实际成效如何?我们采访了 Kuikly 的一些腾讯客户,他们用“”、“”、“”、“”四个字概括了对 Kuikly 的评价。

多:一套代码,同时适配多端

“一码多端”是 Kuikly 的首要特征:通过将 Android/iOS/鸿蒙/Web/小程序等系统的原生控件抽象为统一声明式组件,开发者只需编写一次 DSL 代码,即可自动生成适配多端的产物。

得益于这样的架构设计,QQ 浏览器移动侧对同个需求只需开发一遍。

“ Kuikly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开发效率 ”

QQ 浏览器平台技术中心终端 Tech Lead 陈超铭表示,浏览器鸿蒙版完全基于 Kuikly 框架开发,并且部分页面已回源至安卓、iOS 端,实现三端复用,未来会继续扩大使用。

腾讯新闻端开发技术中心副总监谢海洋尤其对鸿蒙适配感触最深:

“鸿蒙生态逐步扩大,但人力缺口很大。现在,在完全使用 Kuikly 开发的模块上,效率提高 50%+,实实在在缓解了压力!”

快:原生产物和原生渲染,带来原生体验

开发者在拥抱“一码多端”开发模式的同时,难免顾虑性能是否损耗。对此,Kuikly 用实测数据给出了有力回应:

在鸿蒙场景中,Kuikly 鸿蒙版对齐Android版高性能表现,与原生打开速度基本一致,对比 React Native 社区适配版快 6 倍,且内存占用更低。这主要得益于Kuikly将跨端Kotlin代码编译为各平台的原生产物,对接到各平台原生渲染,从而实现了多端原生级别的性能体验。尤其是鸿蒙,通过 Native 跨端产物直接对接原生 C-API 渲染,实现了无跨语言损耗的极致性能。

性能优势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尤为显著。腾讯自选股在将资讯页卡迁移至 Kuikly 方案后,Android 端资讯页加载耗时减少 12%,iOS 端更实现 22% 的大幅优化。腾讯自选股前端开发负责人梁哲表示:

Kuikly 让人省心很多,和存量业务能很好地融合,开发效率提高了,业务迭代也快多了。”

在需要深度适配特定系统的场景中,Kuikly 同样展现出强大的适配能力。全民K歌选择 Kuikly 作为鸿蒙完整适配的核心方案,成功实现安卓代码向鸿蒙端的快速迁移,仅用半年时间,功能完备度便超过 92%。开发者杨卫对此感受颇深:

“Kuikly省人力省时间,而且性能可以和原生开发相媲美,还有快速的接入支持和及时的技术保障。”

活:动态灵活,按需切换

除了“多”和“快”,一个合格的跨端框架还要足够灵活。这一点,Kuikly 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。Kuikly 开发团队表示,“基于多年深耕跨端领域对业务的了解,深知动态灵活更新是业务对跨端框架的核心诉求之一,我们在设计之初,就将支持动态更新作为核心框架目标来实现。”

基于 Kuikly 的动态化更新能力及其高性能表现,应用宝在多个活动场景深度使用 Kuikly,客户端 Leader 黄小燕表示:

“我们活动运营很强调实时发布、实时生效,Kuikly 的高性能以及灵活的发布特性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,带来不少便利。同时得益于其高性能表现,活动页打开到达率相比 H5从 60%提升到 98%。”

易:开发者切换0门槛

实现一码多端、性能有保障、平台兼容性强,Kuikly 做到了这些,但对开发者而言,切换框架前的第一步是问:它好上手吗?

答案是肯定的,这缘于 Kuikly 开发技术栈是原生自闭环的,使用 Kotlin 原生语言开发、基于原生业务组件,使用原生IDE(Android Studio/VS Code/DevEco) 和原生性能分析工具。尤其对于 Android 开发者,没有任何切换成本。即使是 iOS 和鸿蒙开发,甚至是 Web 开发,只要掌握简单易学的 Kotlin 语言就可以上手开发了。

QQ 同步助手开发者黄旋科就曾是一名 Android 开发者,他表示,切换至Kuikly “简单无门槛”,

“看官网教程就学会了,用 Kuikly 画 UI 的速度比原生还快,并且一次编码直接能生成多个平台的产物。”

这为他节约了 60%左右的开发时间,团队新功能交付时间更缩短至 2 周。

关于Kuikly

当前 Kuikly 已经开源,有兴趣和有需要的产品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详情或接入体验:

1.进入腾讯端服务联盟:tds.qq.com

2.主页访问 Kuikly 官网:framework.tds.qq.com

  1. 通过以下 Kuikly 文档和仓库,快速体验:

📚官方文档:https://kuikly.tds.qq.com/Introduction/arch.html

👉 Github 仓库:https://github.com/Tencent-TDS/KuiklyUI

欢迎关注及了解更多信息:

关注腾讯开源公众号

获取更多最新腾讯官方开源信息!

文章来源于腾讯云开发者社区,点击查看原文